發布時間:2022-11-28 來源:深圳晚報
▲深圳高校學生代表踏上追尋紅色足跡之旅。
參加主題黨日活動的深圳各高校大學生代表在袁庚祖居前合影留念。 受訪單位供圖
“走讀”紅色路線,賡續紅色血脈;聆聽革命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弘揚偉大建黨精神,11月25日,由深圳市委組織部主辦,大鵬新區黨工委、深圳市委教育工委、共青團深圳市委員會共同承辦的“追尋紅色足跡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圳高校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主題黨日活動在大鵬新區舉行。
活動現場發布了三條紅色教育精品路線,來自深圳各高校的大學生代表從袁庚祖居出發,開啟追尋紅色足跡之旅,翻越鑼鼓山,途經較場尾、東江縱隊青年干部訓練班舊址和大鵬所城,沿途學習二十大“金句”、開展二十大小問答,青年學子們用雙腳丈量紅色熱土,用心感受那段追求真理、燃燒理想、遍撒革命火種的澎湃歲月與火熱初心,以“走讀”的形式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行走的思政課”助力深圳高校學子深學細悟黨的二十大精神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據悉,在全市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之際,組織全市高校青年學生開展“追尋紅色足跡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有助于青年們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感悟新時代祖國的偉大成就。本次活動不僅是全市青年學生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校園的一項創新之舉。
深圳這片熱土上,留存有不少各個時期的紅色足跡,很多地方都見證了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開放的激情與理想,浸染過革命先烈的鮮血,演繹過時代的滄桑。通過“走讀”這種獨特方式,旨在打造一堂行走在紅色地圖上的思政課,讓青年學子們在這堂行走的思政課中感受百年黨史的偉大,讓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的紅色血脈在心間流淌,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得到更好的宣傳貫徹落實。
活動現場發布了主題為“覺醒之路——進步青年的革命學?!钡娜龡l紅色教育精品路線:路線一為袁庚祖居—鑼鼓山—較場尾—青干班舊址—大鵬所城北門;路線二為鹽灶古村—壩崗坳入口—龍頭山頂石—青干班舊址;路線三為東江軍政干部學校舊址—大鵬所城北門—戴屋巷—劉黑仔故居—青干班舊址—較場尾。
深晚記者了解到,大鵬新區是深圳“紅色資源”的寶藏區,共分布著127處紅色遺址,留存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初期、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個時期的紅色印記。近年來,大鵬新區整合轄區內50個現場教學點,精心設計了14條紅色教育路線,成為本次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追尋紅色革命足跡 學習先驅奮斗事跡
啟動儀式上,大學生代表接過象征著革命火種的紅色旗幟,分三隊出發,翻越鑼鼓山,步行約7公里抵達大鵬所城北門。
當日重走的路線以“大鵬共產黨員的啟蒙課——學校中走出的進步青年”為主題,從“改革先鋒”袁庚的祖居啟程,跟隨抗戰時期進步大學生的腳步,感受他們踴躍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奮起保家衛國的赤誠之心,解碼大潮起珠江的“紅色基因”,見證改革開放事業開啟的序章。南方科技大學學生羅炳申說,通過追尋紅色足跡的方式學習二十大精神,將激勵他更加努力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鑼鼓山入口處的王桐山書院被稱為“大鵬紅色革命的搖籃”。在這里,大鵬古城博物館副館長黃文德向學子們講解了王桐山書院的來歷和故事,袁庚、鐘原、劉黑仔等曾在這里接受革命的啟蒙,走上革命道路。
在途經較場尾黨員民宿店門前,大鵬新區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為大家講解了大鵬新區的“小個專(小微企業、個體戶、專業市場)”黨建和旅游行業黨建的特色和做法。
沿著“紅色足跡”,大學生隊伍抵達東江縱隊青年干部訓練班舊址。在這里,一場《微黨課》以情景劇的形式,為大學生們生動還原了當年青訓班成為“革命熔爐”的故事,讓大家感受到當年青年干部善于學習、勇于斗爭、投筆從戎、浴血奮戰的萬丈豪情。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學生吳雨蔚說:“參與此次主題黨日活動,沿著先輩們的足跡,感受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于流血、勇于斗爭的革命精神,我們作為當代青年,生逢其時,一定要學深學透二十大精神,在前輩們乘風破浪的感召下,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不負韶華,不負時代?!?/p>
以“青春之名”做新時代“追夢人”
活動現場,市委宣講團成員還為大學生們宣講了黨的二十大精神,帶領大家一起學習領會百年大黨立志復興的大志向、引領時代的大擔當、不負人民的大情懷和兼濟天下的大格局,感悟新時代祖國的偉大成就。
現場還展演了由大鵬新區組織人事局牽頭策劃,新區綜合辦公室、新區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和深圳市藝術與科學協會聯合創作的原創歷史舞臺劇《火種》第八場,作品以深圳本土大鵬抗戰戲劇團體——海岸話劇團的歷史活動為藍本,以活躍在當時的海岸話劇團團員袁庚等一批熱血青年為核心人物原型,生動再現了1937年海岸話劇團團員在抗戰時期接受進步思想、追求革命真理、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的感人故事。演出現場高潮迭起,觀眾們紛紛表示仿佛親身經歷了大鵬抗戰時期的那段激情澎湃、烽火連天的歲月,幾個高潮段落,不禁讓人潸然落淚。
據悉,全市各高校將把“追尋紅色足跡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作為黨史學習教育、主題黨日活動和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常態化品牌,以激勵更多深圳青年學子在“走讀”中賡續紅色血脈、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同時,將持續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校園,組織“青年講師團”“主題團日”“青年大學習”等活動,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學習宣傳貫徹二十大精神。(記者 周倩 袁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