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1-18 來源:深圳晚報
市民在福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收聽福田文明學院官方電臺課程。
“我是張瑩瑩,是一位助殘工作者,我創辦了深圳市雨燕殘疾人關愛事業發展中心,曾榮獲全國自強模范稱號?!?/p>
“我是張翔,我的志愿服務時長達11500小時,曾獲深圳市文明市民(道德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p>
“我是范蘇云,2020年初,我主動搜索出了廣東省第一例新冠患者,為我省防控工作提前拉響警報。曾獲廣東省勞動模范、2021年廣東好人等稱號?!?/p>
日前,在福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三位在平凡生活中用初心堅守崗位、用擔當傳遞大愛、用奉獻詮釋情懷并展示非凡之舉的好人講述著他們平凡又不凡的經歷。上述內容正是福田文明學院品牌課程——“公園里的大學”大師課道德模范宣講活動之一。
作為福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重要抓手,國內首個線上線下交互式文明學院“福田文明學院”自2020年9月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將文明教育之風吹遍福田每一個角落。
兩年來,福田文明學院通過線上線下多點位覆蓋,參與福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開設各類線下課程100多堂、參與人數近12000人次;在喜馬拉雅官方電臺開設線上課程1700多節、收聽人數達1800萬人次。福田文明學院注重活動實效、彰顯亮點特色,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厚植于民,生“根”結“果”,充分發揮了“文明理念的傳播站、文明實踐的育種站、志愿服務的加油站”作用,更好地為福田新時代文明實踐賦能。
培育踐行主流價值
“公園里的大學”講述中國夢
點開“幸福福田”微信公眾號進入“首善福田”服務欄目,點擊“文明福田”按鈕,線上福田文明學院便展示在眼前,點擊聽課,近2000條音視頻課程分類一一呈現,其中更是不乏大咖嘉賓的經典分享。
自2020年成立以來,福田文明學院就在喜馬拉雅官方電臺設置文明經典課、文明特色課、城市文明課三個專輯。依托線下課程以及喜馬拉雅中文明創建相關優質內容,形成了學院立體的文明課程體系和教育方式,增強了市民學習的便利性、全面性與互動性。
2021年,伴隨著大灣區首個坐落在公園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福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正式啟用,福田文明學院“公園里的大學”隨之誕生,福田文明學院的導師、專家、模范人物紛紛走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全新空間的分享與講述。
2021年12月18日,這所“公園里的大學”首堂大師講座《美術館與城市人文精神的塑造》就由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館長陳湘波主講,對關山月美術館與城市人文精神的塑造進行解讀。隨后非遺傳承人、文藝界大咖紛紛走進“公園里的大學”,今年福田文明學院更是聚焦全國道德模范、全國文明家庭、“中國好人”、南粵楷模、福田好公民、資深環保志愿者等道德楷模,將他們的故事送進“公園里的大學”。
宣傳宣講黨的政策
“有聲圖書館”上墻推動便捷學習
福田文明學院在福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生態圈福田文明學院有聲圖書館上新了相關音頻、視頻產品,內容包括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市民可通過掃碼收聽收看的方式便捷學習。
事實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不僅幫助群眾了解政策、掌握政策,同時將民生保障、生態環保、衛生健康等與群眾密切相關的政策講清楚講明白。
11月9日,福田區紅樹林生態公園摘得全球首批《濕地公約》“濕地教育中心星級獎”。福田文明學院緊跟熱點,當日邀請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研究員、中國紅樹林生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李瑞利、深圳大學生命與海洋科學學院客座講師馬海鵬作生態文明分享演講。
“深圳的‘明星候鳥’黑臉琵鷺,全世界只有6000只左右,每年就有將近400只飛到福田紅樹林區域過冬。此外,獼猴、豹貓、歐亞水獺都可以在市區被觀測到?!瘪R海鵬介紹。課程開設后,越來越多的市民走入課堂學習,福田文明學院通過多措并舉、創新形式,有力地推動黨的理論方針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
豐富活躍文化生活
“我們的節日”線上文明課程弘揚傳統文化
“月亮是怎么樣發光的呢,對地球有哪些影響?”“中秋佳節都吃啥,南北美食聊一下……”今年,福田文明學院創新推出“我們的節日”線上文明課程,從科普到歌曲、南北方習俗差異,全方位解讀傳統佳節。
為弘揚和傳承經典傳統文化,福田文明學院還邀請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深圳市非遺楊氏旗袍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深圳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唐光艷主講《傳承中華服飾技藝 講好中國故事》,邀請福田區影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田英咸講述電影黨課《紅星閃閃耀百年》,受到了社區居民的熱烈歡迎。
持續吹起文明新風
“志愿者培訓課”傳遞愛的能量
深圳作為“志愿者之城”,“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觀念深入人心。福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下設10個志愿服務隊,他們積極投身參與各類志愿服務,助力社會治理,成為幸福福田發展的重要力量。
為讓“紅馬甲”能更好提升技能,今年7月,福田文明學院推出志愿者培訓系列線上課程,目前已在福田文明學院喜馬拉雅官方電臺“志愿者培訓”專輯、“i福田”小程序“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欄目同步推出12堂課程。
志愿者培訓系列課程包括志愿服務通識課、志愿者素質提升課、志愿者技能培養課三期。首期6堂志愿者服務通識課由深圳市義工聯賽會展會義工大組長汪克莉講述,她加入深圳義工15年,志愿奉獻時間2萬9千余小時,有豐富的志愿服務經驗。第二期6堂志愿者素質提升課程,由學院聯合福田區志愿者聯合會邀請6位骨干志愿者講述如何在志愿服務中提升文化、心理、精神各方面素質等內容。
“本期課程讓我了解了深圳志愿者組織發展歷史和志愿服務基本要求,我也學習了志愿服務禮儀規范?!薄巴ㄟ^這次課程,我了解到志愿者激勵與保障相關知識,終于成為了深圳的一名志愿者?!辈簧偈忻裨谥驹刚吲嘤栂盗姓n程發布后紛紛留言。
與此同時,福田文明學院文明特色課中還開設“文明福田 社區共創”志愿者培訓講堂(反高墜)、交通安全主題課(福田交警大隊聯辦)、“垃圾分類,文明勸導”微課堂等課程,持續吹起文明新風。
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兩年來,福田文明學院上課程、創品牌,以持續的創造力激發文明實踐的生命力。隨著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不斷深入,福田文明學院也將提供更加精準化、常態化、便利化、品牌化的服務,助力福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邁上新臺階。(記者 耿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