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0yepn"></tbody>
    1. <button id="0yepn"></button>
              1. >首頁 > 基層文明 > 坪山

                馬巒街道著力革新治理模式,打造安全文明和諧街區

                發布時間:2022-12-12 來源:深圳特區報

                  心理工作人員引導居民在心理放松椅上放松情緒。 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 楊少昆 攝

                  建立全域“安全員+”管理模式,轄區工傷事故同比下降86%;創新打造全區首個“大型車盲區體驗站”特色教育陣地,體驗式教育讓群眾“知危險、會避險”;建成全區面積最大的街道社會心理服務站,打通心理健康服務“最后一公里”……這是坪山區馬巒街道創新基層治理帶來的新變化。

                  社會治理重心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聚焦基層治理堵點難點痛點,馬巒街道著力革新治理模式,不斷改進服務方式、創新治理理念,于細微處打通基層治理“末梢”,全面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探索建立全域“安全員+”管理 擰緊基層治理“安全閥”

                  一個安全的生產環境、一個平安的生活住所,是群眾最基礎、最樸素的追求,也是城市賴以發展的基石。馬巒街道不斷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持續發力創新應急管理機制,廣泛發動群眾參與安全管理。

                  加強企業安全生產監管,如何壓實企業主體責任?馬巒街道深化“安全員建在班組上”管理模式,探索建立全域“安全員+”管理模式,打通安全生產監管的神經末梢。馬巒轄區企業共建立安全員隊伍3000多人,除了班組長,黨員和業務骨干也爭相擔任安全員,實現“只要有生產行為,就有安全員在崗位”的目標,進一步擰緊基層治理“安全閥”。

                  為確保一線安全員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馬巒街道賦予安全員新職責,從事前預防到事后處置,全面提高安全員隱患排查及應急處置能力。除此之外,建立企業“安全家園”線上交流平臺,積極拓寬互動渠道、做好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持續向一線安全管理“供氧”。截至目前,馬巒轄區工傷事故連續三年下降40%以上。

                  出租屋安全監管向來是治理難點。瞄準這一難點,馬巒街道構建“安全員建在樓棟上”長效機制,打造“樓棟長就是安全員,樓棟長是第一責任人,居民小組長是第一監管責任人”的工作機制,通過聯合樓棟長排查,破解了出租屋消防安全監管“難進門”的問題。與此同時,搭建共治平臺,集結社區“一支隊伍”、街道有關部門、公安、住建局、燃氣公司等力量,打造齊抓共管現代化治理模式,奏響治理“大合唱”。

                  以防范化解出租屋燃氣安全隱患為治理重點,馬巒街道建立了樓棟長、租戶與正規燃氣公司的溝通平臺,通過引導租戶從正規燃氣公司購氣,從源頭上確保群眾用氣安全。黃沙坑小區的一名樓棟長表示,“這大大消除了安全隱患,不僅租戶居住更安心,房東出租房屋也更放心!”

                  破解交通安全難點堵點 “小切口”帶來大變化

                  日前,在馬巒街道坪環社區“共享超市”旁邊,一個紅色的“泥頭車”模型引人關注,這是坪山首個“大型車盲區體驗站”特色教育陣地,旨在以體驗互動的形式,教會居民避開大型車輛盲點,降低泥頭車等大型車輛事故發生率,提高居民交通安全意識。

                  這是馬巒街道創新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生動實踐。繼在全市首創道路交通“微設計微改造”模式后,今年街道將群眾關注的出行問題作為治理的著力點、服務的發力點,在交通安全方面持續擦亮“馬巒名片”。

                  以馬巒山馬巒入口為例,自馬巒山郊野公園實行假日預約停車以來,馬巒入口始終井然有序、平安和諧,這離不開馬巒街道的精細化管理。

                  成立馬巒山馬巒入口交通管控現場指揮部,下大力氣研究解決車輛有序進出、游客上下山接駁運載等問題,設置擺渡巴士接駁點,便于游客上下山,設置車輛通行指引牌,引導游客有序入園……除此之外,馬巒街道充分利用交通巡管員、應急分隊、機關、社區黨員志愿者和居民義工等力量,開展交通安全保障工作、加強現場疏導,提升市民出行體驗。

                  同樣整潔有序的場景還發生在馬巒街道比亞迪廠區周邊。為破解大貨車違停難題,馬巒街道以問題為導向,牽頭聯合交警推動企業制定入廠預約機制,減少路面停車量,組建交通專班、交通巡管員兩支隊伍,實行全天候巡查排查,還積極推動臨時停車場選址調研工作,從源頭上加快解決大貨車亂停放問題。如今大貨車違停情況得到根本性好轉,市民出行更無煩憂,企業高質量發展更有活力。

                  打造家門口的社會心理服務站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心”路徑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部分人群心理壓力加大。為預防轄區群眾受到心理情緒干擾而誘發不良事件,馬巒街道充分發揮心理疏導服務、危機干預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中的重要作用,及時化解群眾“急難愁盼”,讓基層治理接地氣、通民心。

                  走進馬巒街道社會心理服務站粵心安,心理咨詢室、情緒疏導室、心理宣泄室映入眼簾,心理沙盤、心理放松椅、減壓拳擊、減壓繪畫等配置齊全,這個占地100多平方米的溫馨場地,打通了心理健康服務“最后一公里”,成為群眾的“解憂站”。

                  今年以來,馬巒街道將心理服務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關鍵一環,全力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創新打造“1+1+N+4”運作模式、“個人-家庭-社區-社會”多元介入、“政—企—社”聯動、“預防-預警-干預”相結合的工作機制,為轄區居民提供公益心理咨詢、心理熱線、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和危機干預等服務。

                  作為專業的心理危機干預隊伍,“紅馬甲-馬巒街道心理危機干預服務隊”與派出所、網格、企業和學校等多部門建立工作聯動機制,協助化解多宗疑難尖銳矛盾糾紛和信訪案件,推動一件件民生大小事得到解決。

                  遇難事有人幫,遇急事不發愁,在馬巒街道,這樣一張安全、文明、和諧的美好生活新畫卷正在書寫。(記者 肖雄鵬 吳璇玲 通訊員 胡馨月)

                編輯:王營波
                无码伊人久久大杳蕉中文
                <tbody id="0yepn"></tbody>
                1. <button id="0yepn"></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