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2-12 來源:深圳晚報
▲蒲公英志愿者向市民介紹垃圾分類相關知識。 受訪者供圖
63歲的朱小英是一名退休教師。她仍清晰地記得,2020年12月11日晚,她第一次在小區進行垃圾分類入戶宣傳的情景。
“大家都積極配合我的志愿服務,我感覺找到接下來的人生新價值?!弊阅瞧?,朱小英逐步化身垃圾分類“代言人”,巡查垃圾分類落實情況;參與社區、校園垃圾分類宣傳;開展垃圾分類專題培訓……如今她有了一個新稱號——2022年度“蒲公英之星”志愿者。
什么是“蒲公英之星”?他們以“推進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為己任,穿梭于城市之間,服務于街頭巷尾,如繁星般的“蒲公英”。2022年度“蒲公英之星”志愿者周佩玲認為,微光所聚,是蒲公英的力量。
日前,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和共青團深圳市委員會聯合主辦,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事務中心和深圳市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總隊承辦的2022年“尋找蒲公英之星”評選落下帷幕。
蒲公英傳遞城市綠色動能
“尋找蒲公英之星”評選活動自啟動以來,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廣大垃圾分類志愿者、青少年志愿者和志愿服務隊伍以組織推薦或自薦的方式報名,共計237名志愿者、138支志愿服務隊、323名青少年志愿者申報。
經組織推薦、材料評審、網絡點贊、線上路演、專家評審等環節,何國財、徐賢、周佩玲、藏玲玲、羅麗、何娜娜、胡曉云、李新明、朱小英、楊宏等10人獲深圳2022年度“蒲公英之星”志愿者稱號;深分類義工隊、綠典環保義工隊、寶安區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大隊等10支隊伍獲“蒲公英之星”志愿服務隊稱號。
蒲公英志愿講師何娜娜,將生活的實踐經驗融入到每一次垃圾分類培訓課堂教學中,5年志愿服務超1328小時,身體力行帶動全家人參加夜間志愿督導和入戶宣傳活動,累計近2600場;垃圾分類志愿者徐賢退休不賦閑,投身垃圾分類志愿服務10年,組織各項公益環?;顒映?0000場,個人美麗深圳積分超68萬位列全市第一。
寶安區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大隊展示了深圳垃圾分類志愿服務隊伍的風采,在冊志愿者人數達1795人,2022年開展垃圾分類志愿服務活動200余場,完成寶安區10個街道124個社區600個小區(含城中村)的垃圾分類居民參與率調研,累計志愿服務時長14433小時,有效影響市民超十萬人次。
每一個數字背后,刻印著“蒲公英們”為垃圾分類而奔走的足跡,他們以堅守與擔當匯聚微光,一點一滴地努力實踐,積聚、傳遞現代城市文明的綠色動能。
小蒲公英讓城市美好可持續
校園,是厚植文明風尚的沃土。為此今年的評選活動增設“蒲公英校園之星”青少年志愿者金獎、銀獎、銅獎獎項,為青少年志愿者開辟評選賽道,樹立青少年志愿服務榜樣,帶動更多青少年參與垃圾分類。
席宇軒、宋培玉、朱依涵、葉顥銘、白軒、林晨、何雨雋、賴雅婕、何健辰、王子軒等10人獲“蒲公英校園之星”青少年志愿者金獎,另有13名學子獲銀獎、11名學子獲銅獎。
“小蒲公英們”的努力,將成為讓城市美好長久持續的動力。市生活垃圾分類事務管理中心副主任劉元喜表示,深圳市志愿者+垃圾分類是我們的特色,這些“蒲公英之星”是我們垃圾分類志愿服務中的先鋒主力,對今后的垃圾分類工作有很好的激勵作用。
深圳垃圾分類志愿者 突破5萬人
2022年來,深圳持續推動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工作走深走實、落地見效,印發《2022年深圳市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工作方案》,推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工作。350余支垃圾分類志愿服務隊伍從“市、區、街道、社區、小區”五級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網絡體系建立,志愿者人數突破5萬人。
“今年入選的志愿者都很有特色,有的志愿者在海、路、山上撿拾垃圾,還有志愿者不僅在垃圾分類上作出卓越貢獻,同時還具備應急搶險救災的能力,非常厲害!”深圳市人大代表楊勤在參與活動現場評審后說道,“每個年齡段都在為垃圾分類作貢獻。他們看起來很平凡,但都很了不起,他們是垃圾分類的引領者?!保ㄍ渴懒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