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0yepn"></tbody>
    1. <button id="0yepn"></button>
              1. >首頁 > 要聞

                深圳獲評“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

                發布時間:2022-12-16 來源:深圳特區報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二階段會議正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召開。當地時間12月12-13日,深圳市在COP15第七屆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峰會上榮獲“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稱號,并入選“自然城市行動平臺”。

                  昨日,深圳市生態環境局聯合龍華區人民政府、中國環境報社在龍華區舉行“魅力城市 生態深圳”生物多樣性主題活動,同時聯合福田區人民政府在福田區舉行第一屆“生生不息·生態福田”紅樹林畔健步行活動。副市長張華出席活動并發布深圳市獲獎信息。

                  張華表示,此次深圳在眾多城市中脫穎而出,榮獲“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稱號,并入選“自然城市行動平臺”,是國際社會對深圳生物多樣性保護成就的高度認可,對推進國際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實踐和理論參考價值,將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貢獻“深圳力量”,提供“中國經驗”。

                  在福田紅樹林分會場,健步行活動將以紅樹林為特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智慧體育相結合,動員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展現紅樹林保護成果。

                  近年來,深圳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以改革創新的方式,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進法規、進規劃、進考核,持續加速推動生物多樣性主流化進程。深圳在全國率先將近50%的市域面積劃入基本生態控制線,將24%的陸域面積劃入生態保護紅線,納入比例居于全國大城市前列。目前,深圳市記錄維管植物2086種,記錄本土陸域野生脊椎動物585種。深圳生態空間格局持續優化,生態環境系統質量穩中向好,高度城市化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路徑逐漸形成。

                  下一步,深圳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獲評“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為契機,聚焦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任務,持續推進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組織實施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提升方案,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評估,加強與全球城市的交流合作,繼續探索“地域最小超大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最優路徑。

                  “自然城市行動平臺”(Cities With Nature)是由宜可城-地方可持續發展協會(ICLEI,簡稱“宜可城”)、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聯合國環境署(UNEP)等組織共同推進的合作伙伴倡議。平臺通過線上互動方式,在保護和恢復自然、可持續地利用自然、開發工具和解決方案等領域提供了豐富的指南、工具和案例,可助力城市重新檢視他們與自然的關系,從而實現共生共榮。

                  “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由宜可城組織評選,通過自主申報或機構推薦、網絡評議、評審等流程,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推薦的新加坡城市生物多樣性指數為主要技術標準。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文忠率團參加COP15第七屆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峰會及有關邊會,并代表深圳市領獎。深圳代表團在會議期間向國際社會交流分享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中國故事”和“深圳實踐”。(記者 竇延文)

                編輯:王營波
                无码伊人久久大杳蕉中文
                <tbody id="0yepn"></tbody>
                1. <button id="0yepn"></button>